您当前的位置 : 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 >> 专题 >> 团结凝聚力量 奋斗铸就伟业
 
心声|三代探亲路 交通映变迁
来源:统战新语    2024-10-23 小字号

心 声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恢弘壮丽的史诗,铸就了人民共和国彪炳史册的伟业。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统战新语”开设新中国成立75周年“心声”专栏,以党外人士亲历者、见证者的视角,讲述新时代统一战线成员奋进新征程的动人故事,表达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爱国奋斗的真挚情感,在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新征程上贡献智慧和力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个家庭的变迁与成长都是时代的缩影,是国家进步发展旋律中不可或缺的那一个音符。在内蒙古自治区我们这个小家,我的婆婆是来自上海的支边大学生,我成长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我女儿则出生成长于新世纪的呼和浩特市。我们这个小家中三代大学生的求学、探亲之路,生动折射出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艰辛探亲路

  1958年,生长在上海的婆婆响应国家建设边疆的号召,考入青海省农林学校读书,随后又继续在青海农学院深造。1959年,她回上海探望生病的母亲,先从西宁坐一整天的大篷车到了兰州,第二天再从兰州坐火车到西安,从西安倒车到郑州,从郑州到浦口,再从浦口摆渡到南京,从南京再到上海。一路都是慢车,又因为时不时的临时停车,火车越走越慢,最终到达上海已经是五六天之后了。1962年,婆婆大学毕业选择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垦系统工作,与同样从北京到呼伦贝尔支边的公公成亲,落户到了哈达图牧场。1964年,婆婆回上海娘家探亲,这又是一段艰难的路程。先从生产队坐马车到哈达图场部,再从场部坐汽车到海拉尔,接着坐火车到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到沈阳,沈阳到天津,再从天津到南京,南京到上海,才是到家了。交通的不便,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那个年代的探亲之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家庭的大工程,因而婆婆无论从青海还是从内蒙古回上海探亲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婆婆谈到她的三次回上海探亲,从长江北岸浦口到长江南岸的南京,铁路公路被长江隔断无法贯通,她第一次回去时是将人从浦口摆渡到南京;第二次回去则改为人坐在火车上,将一节节火车车厢摆渡到南京;第三次回去的时候,火车就可以直接走新建的南京长江大桥,不用摆渡了。每一次探亲之路都发生着变化。

拥挤“草原列”

  1988年,作为一个达斡尔族牧民的后代,我从呼伦贝尔的边陲小镇考上了内蒙古大学,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读书。从海拉尔到呼和浩特的“草原列”全程2500多公里的里程,要走差不多三天两夜。在那个年代我国火车运力又严重不足,我们这些从始发站出发的学生是比较幸运的,至少能买到一个座位。而那些半道上车的学生则经常找不到座位,只有坐自带的小马扎或站着。开学、放假时的列车往往严重超员,餐车、厕所、过道都站满了人,实在累了,有的同学晚上就钻到座位底下睡觉。如今每天多个航班往返于海拉尔和呼和浩特之间,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有时候飞机票价比火车票价还要便宜。如果想重温一下“草原列”之路,从海拉尔坐火车到呼和浩特则只需要31个小时左右。我们上学时的“绿皮车”也早已被淘汰了,由更先进更舒适的空调客车所替代。和上一代大学生相比,随着行程的便捷化、经济条件的好转,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探亲之路不再是一个大工程,在春节、十一假期等,大家的探亲之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顺畅。

高铁的时代

  1996年,我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接着又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开启了多年的呼和浩特——北京之间的往返之路,而路途时间则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缩短。2019年,我女儿也考到了北京大学读书,她的探亲之路则更为方便快捷。当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首条新建高速铁路张呼高铁,与大张高铁、京张高铁同步开通,呼和浩特至北京的列车运行时间缩短到了3小时以内。2023年10月11日,从呼和浩特东站出发的G2462次复兴号高铁列车,在1小时59分后一站直达北京清河站,成为呼和浩特首趟用时2小时以内的进京高铁。呼和浩特融入了首都“两小时经济生活圈”,极大方便了旅客出行。我女儿可以在四小时以内从学校宿舍回到呼和浩特的家里,回家成为一个说走就走的旅程。和她奶奶五、六十年前以及妈妈二、三十年前的求学探亲之路相比,她们这一代人充分享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累累硕果。

交通变迁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从技术积累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实现了从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的跨越,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8.36万公里。遍布全国的众多民航机场每天起降几万架次航班。六十多年前婆婆从西宁到上海五六天的探亲之路,现在坐飞机只需要三个小时。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2018年我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作为住内蒙古自治区的委员,我们当年坐了一夜的火车从呼和浩特到达北京参加全国两会,而现在去参会的旅途则已缩短到两个小时左右。我也在每年参会时,从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切感受到了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还有邮政快递网、世界级的港口群,成为世界交通强国。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也在不断提升。2023年,据统计平均每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1.6亿人次,每天全社会的货物运输量超过1.5亿吨,每天有3.6亿件的快件被揽收。与我当年坐绿皮火车上大学相比,今天的大学生面对的则是完善强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有聪明和贴心的绿色智慧交通。  

  时光荏苒,沧海巨变。从“行道迟迟,载渴栽饥”到“鲲鹏展翅九万里”,我们一家三代大学生完全不同的求学探亲之路,展示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75年来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祖国日益强盛的见证者、亲历者以及参与者,我们将不忘初心,为建设一个更为强盛的现代化中国而砥砺奋进。

  (作者:鄂晓梅,达斡尔族,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38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