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凤宝:
撑起保障伞 畅通奔跑路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幅增加。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张凤宝通过调研发现,一些从业者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有的每小时劳动报酬低于部分省市最低工资标准,还有的不能按时足额领取劳动报酬,有些未加入工会,且职业伤害频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面临诸多障碍。为此,他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张凤宝 图源:天津大学官网)
张凤宝建议,要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力度,指导企业与工会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平等协商,制定合理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办法、劳动报酬规则。“平台企业要对用工合作企业按时足额发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报酬情况进行监督。”他认为,“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平台算法治理专项行动,防范平台盲目追求利益,一味压缩配送时间;加大对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报酬的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各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
张凤宝提出,要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保障机制,不断探索创新适合新就业形态特点的劳动者维权服务方式,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多元调解机制,运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模式,强化多部门协同合作,促进各类调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平台企业、平台用工合作企业的监督,加强户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工会驿站覆盖面,及时帮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困难。
(转自2025年3月7日《天津日报》3版)
|